<股票配资网大全>2025年王健林出事?万达文化产业集团80亿股权被冻结股票配资网大全>
王健林出事了。
2025年3月20日,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的80亿元股权被冻结,执行法院为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。
该公司由大连万达集团100%持股,注册资本80亿,这意味着全部股权均被冻结。
开年以来,王健林已四次陷入股权冻结风波,一个月前,大连万达集团及万达商管1200万元股权被冻结。
万达文化产业集团,一直是王健林转型最大的希望。
2012年,房地产风风火火,王健林却嗅到了危机,决心转型。
在老王看来,文化可以做成大产业,他说:
像美国,它的文化产业产值占到GDP的24%,是出口的第一大产业,它一个国家占全球文化产业的比重超过50%,是真正的文化强国。
那一年,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成立,被视为中国文化产业史上的一次标志性事件。王健林曾表示,在世界文化企业排名中,万达文化产业集团2012年收入可进入世界前40名,他豪言:
“到2020年,万达文化产业收入将达800亿元,跻身全球文化企业前十。”
一转眼,十多年过去了。
当年意气风发的中国首富,一度负债6000亿。
还债
中国企业家的执念,是上市。
2007年,金山上市,市值涨到50亿港币,38岁的雷军辞职。
在会议上,他鞠了一躬,说了一句话:
“我终于把债还完了”
1998年,雷军成为金山总经理,制定了三个目标:三年内在香港上市,五年内成为国内最受尊敬的软件企业,十年内成为国际化软件企业。
雷军没想到,十年间,金山四次上市失败:香港创业板,深圳创业板,A股主板,美股,都拒绝了他。
更惨的是,这十年间,金山几乎错过了所有的互联网风口。
2018年,小米港股上市,首日即跌破发行价,雷军被投资人数落了一个小时,第二天早上,他特地买了一条破洞牛仔裤,意思是一定要牢记破发的这一天。
王健林的人生,是雷军的反面。
2014年,万达在香港上市,王健林成为了亚洲首富,意气风发。
然而万达商业在上市后,股价低迷。面对着恒大、碧桂园等房企的狂飙突进。王健林觉得懊悔。
他觉得万达商业的估值被严重低估,于是准备从香港退市,重新在A股上市。
退市意味着回购大量股权,王健林却没有那么多现金,于是,他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对赌。
2016年9月,万达商业同9个财团签了对赌协议,得以筹款300亿,并立下军令状:万达必须在2018年8月31日前完成在内地主板市场上市,否则要回购股权,并向投资者分别支付12%和10%的单利。
然而,万达之前大手笔的境外收购被金融监管部门调查,银行业对万达收紧贷款,万达股债暴跌双杀,陷入资金困境危机。
2018年1月,眼见对赌日期将至,王健林却始终无法敲开A股大门。
那一年,房地产还处于景气的尾声,老王信心满满,再次签下了一份对赌协议。
他找来了一群商业大佬帮他渡劫。融创、京东、腾讯、苏宁易购与万达签署了一份《战略合作协议》,随后给万达注入了340亿元的资金,万达商业也更名为万达商管集团。
然而,上市仍然漫漫无期。
2021年,王健林想开了,不再眷恋A股,他推翻了原有的上市主体大连万达商管,推出珠海万达商管这个新平台,并将万达体系内轻资产业务装进去,转战港股。
他迎来了人生中第三次对赌,万达跟腾讯、蚂蚁、中信等投资人又签了对赌协议,筹集了380亿元,其中仅新加坡PAG一家就投入了180亿元。他们要求珠海万达商管最迟要在2023年年底完成上市,否则万达需要回购上述战略投资股份,并支付相应利息。
港股,曾经让老王登上中国首富的天梯。然而物是人非,曾经的你我爱理不理,如今的你我高攀不起。
随着房地产的低迷,万达的业绩难以保证。两年间,珠海万达先后四次提交上市申请,都失败了。
如此房地产寒冬之下,珠海万达想今年在港股上市基本是不可能的了。
面对着苛刻的对赌协议,老王只能努力还债。
割肉
一年三百六十日,风刀霜剑严相逼。
多年来,王健林的关键词是割肉。
足球,是老王一生的执念,他投资30亿的大连人队,于2014年宣告解散。
13个文旅项目和77家酒店,打包价632亿元卖给了孙宏斌的融创。据传,谈判中融创把价格压价得太厉害,老王愤怒地摔了杯子。
2019年,王健林在年会上豪言,“万达广场就是我的命!”此后几年,他亲手将30余座万达广场以“骨折价”抛售。
在儿子王思聪的撺掇下,老王一度想转型院线,然而,1300家电影院线的股权,被转让给了腾讯旗下的予儒意公司。
3.2亿英镑购入的圣汐游艇,半价抛售。
有人拍到,古稀之年的王健林坐在席间,神色晦暗难明。
3月25日,胡润百富公布2024年全球富豪榜。
王健林榜上查无此人,他的资产缩水了72%,连续两年成为财富下降最多的富豪。
和他同龄的钟睒睒,靠卖矿泉水和疫苗生意,连续四年稳坐中国首富的位子。
王健林依然无比忙碌,他频繁接洽着各种人,寻求合作机会。
他在不停的割肉,不停的还债。
转型
王健林曾放言,
“再过几年,万达的租金收入就能达到1000个亿。就凭这一条,万达集团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。”
王健林不相信房地产会长盛不衰,所以,当皮带哥、孙官人们还在激进拿地时,老王只做了一件事:
不再“拿地、建房”,转型为商业管理公司。
以后的万达,靠租金活着。
如今,万达所剩的核心资产都在万达商管,这里,也承载着老王最后的野心。
万达商管,全球最大的商业地产运营商,它经营着494家大型商业中心,却不持有任何一个物业。
原本,这是一招稳棋。
然而,人算不如天算,2023年底,珠海万达商管上市受阻,对赌协议仅剩几天,否则就要支付300亿股权回购款。
割肉换钱,成了唯一的选择。
经数轮博弈,王健林守住了万达商管继续上市的火种,而代价是,万达帝国的控制权旁落。
这就是曾蝉联中国首富的王健林,做出的选择。
在商场上有着无数的陷阱,老王预测对了房地产的下半场,然而,却没有预测到自己的转型之路上,仍然有无数的陷阱。
然而,这还不是老王最艰难的时刻。
很多时候,前浪的艰辛和压力,超乎想象。
人生
王健林曾豪言:清华北大不如胆大。
这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第一代的中国企业家,曾经屡试不爽的成功法门。
王健林的父亲王义全,是一位老红军,因长征中表现优异,晋升为连长,之后一直投身军营,新中国成立后才成家,
直到42岁,才有了长子王健林。
父亲的从军经历,对王健林影响很大,多年后,他还会经常提起父亲的早年经历,
“他长征时吃了许多苦, 这是他们这些后人想都不敢想,也比不了的。”
1958年,父亲工作调动,全家搬到了四川大金县(现金川县)。
虽然,王义全是大金县森林工业局的副局长,但收入微薄,一家人的生活十分艰难。
8岁的王健林,就站在小板凳上给一家人做饭,帮几个弟弟洗澡穿衣。
1969年,15岁的王健林成为了一名育林员。
但林地的生活太过孤独、枯燥,几个月后,王健林郑重地向父母请求:我想去当兵,去看看外面的世界。
大金县虽林业发达,却地处偏僻,父母也不愿儿子在此埋没一生,便欣然同意。
1969年,15岁的王健林从四川来到东北,入伍参军,在部队一干17年,从新兵一路做到了团职干部。
本想军旅一生,却不想天不遂人愿。
1987年,响应国家“百万大裁军”的号召,王健林转业了,就任大连西岗区政府办公室主任。
本认为仕途有光,却不想又遇到了经商热。当时,很多人辞职下海,成了“万元户”,王健林也活了心,却踌躇不定,
伴侣
1987年,老家开始不断催婚,33岁的王健林经人介绍,认识了林宁。
林宁比王健林小四岁,同样出身军人家庭,她的父亲林连章曾参加过淮北五河战斗、灵璧战斗、津浦路破击战、泗县战斗、淮海战役、渡江战役,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林家兄妹5人,林宁是唯一的女孩,然而从小倍受宠爱的她却全无娇气,
相反,全身透露着坚毅沉稳的军人性格。
这让王健林一见倾心。
林宁
同样出身军人家庭,一样地务实上进。
二人很快便喜结连理,1988年初,林宁为王健林生下一子,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富二代王思聪。
林宁是一位超级女强人,早在认识王健林之前,就经营着林氏集团。
不仅业务范围广及餐饮、物流、装修等领域,而且广结人脉,王室、明星都是她的座上宾。
林宁和英王查尔斯
林宁和摩纳哥亲王阿尔贝二世
林宁的商业脚步与成就,都早于王健林。
有了妻子的加持,王健林也坚定了脚步,同年,他弃政从商,
并通过企业改制的机会,创建了大连万达集团。
创业
然而,创业并非易事。
王健林遇到的第一个难关,就是批地。
那时还是“计划经济”,拿项目必须要有“计划指标”。王健林厚着脸皮向老战友付费,终于“借”到了一点指标。
之后,兴冲冲地去求领导批地。可是跑了左一遍,右一遍,没人理。
最后,市领导实在被找烦了,出了一道难题:“你不是想开发吗?把市政府北侧的那块地给你”。
闻言,王健林倒吸一口凉气。
那块地2025年王健林出事?万达文化产业集团80亿股权被冻结,是出了名的“硬钉子”:
房子差、设施差,一百多户共用一个水龙头、一个厕所。
初步估算,光改造的成本就是1200元/㎡,而大连当时最贵的房子才1000元/㎡,这明摆着是个大坑,之前三家国有公司都不肯接。
但王健林深知,这是他唯一的机会。于是力排众议,干!
若想不亏损,建成后,必须要把房价卖到1500元/㎡,可怎么办呢?最终集思广益,想出了一些门道:
一、当时的中国住房,没有“明厅”的概念。
一个小过道,进去就直接是几个房间。
王健林一拍大腿:
那好!咱们在格局上设计出一个明厅。
二、当时的住房都没有独立的卫生间,只有县处级以上干部才允许配备单独的卫生间。
不管那一套,给所有住户都配备了独立卫生间!
木头窗全换成铝合金的,每户再加一扇防盗门……
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,房屋建成,均价1580元/㎡,一经面世,一月卖光!
这一单赚了近1000万,王健林掘到了第一桶金。
却没想到,更难的,还在后面。
生存
初期创业,王健林接下了一个项目,这个工程当时政府干了一半,转给了万达。
本以为捡了个大元宝,不想,不久突然全国“治理整顿”,贷款更难了!
要启动这个项目,急需一笔2000万的贷款,手续齐全、有土地抵押,却没银行愿意放贷。
最终,政府给背了书,同意促成贷款,可前后跑了几十家银行,找了50多次,全是闭门羹!
你在前门等,他从后门走,在走廊苦等一天,终于堵到了人,
让你下周来,结果下周人家出差了……
接连好多天,早上八点站到下午六点,没人搭理、热脸贴着一个个冷屁股。
很多年后,王健林回忆,
“当时站在走廊里,感觉自己太卑贱了。”
实在不行,去了另外一家银行,为找到负责人,他开车等在人家楼下,为了省点油,发动机开一会儿,又关上,一连几天,从寒夜等了清晨,一无所获……
这境况,像极了当时中国民企的困境。
最终,王健林抑郁了,
整整9天9夜没睡觉,安眠药统统失效,第十天强撑着去开会,“咣当”一头昏倒在地。
被抢救回来后,第一件事就问“怎么办?项目还能继续吗?”
最后,有人出了个主意,
“干脆你就发一个债券,承诺回报,比如两年按照1.4倍,每年20%,1.4倍收回……”
最终靠着这个方法,万达活了下来,风生水起
然而,新问题又来了!
公司两个员工忽然得了重病:一个癌症,一个肝病,每人治疗费要100多万。
当时,中国的民企是可以不报医药费的:有钱你给报销,没钱员工可能就是等死。
虽然,王健林出了二百多万的医药费,但也意识到了问题:
再往后一二十年,大家岁数都大了,公司怎么办呢?
从这时起,他下定决心:要找到一个更安全、有长期现金流的商业模式。
2000年,万达转行做起了商业地产,不单纯搞住宅开发,而是做不动产和持有物业。
但商业地产的水,更深。
3年,他被告了222次,整天打官司,哪还有精力搞企业?
最终,在不断摸索和惨痛教训下,老王摸索出了一个新模式——城市综合体。
造一个商业中心,旁边建写字楼、商业街,再开发一些公寓……
把公寓、写字楼卖掉,现金流就有了,这样,就不用卖大楼里的商业铺位,自己就可以经营。
商业经营旺了,旁边的楼升值了,现金流也有了。
然而,就在外界拍手称道时,2017年的对赌,让老王陷入了灭顶之灾。
劫难
2017年,“内保外贷”炸断了资金链,房地产版图萎缩、信贷收紧叠加国家政策变化,几乎一夜间,万达陷入4000多亿债务危机。
董事会下了最后通牒:王健林,你马上给出一个可行方案,否则就下课!
这一刻恒大地产在a股上市了吗,所有人认为:万达必死。
巨大的压力之下,王健林第一时间变卖资产,包括酒店和广场等,
但面对庞大的债务,依然杯水车薪。
别无他法之下,只能忍痛出售自己的万达股份,一代首富将陨,到处都是等着看笑话的人。
危急关头,家人站了出来,妻子林宁果断将自己的股份转给了王健林,帮他稳固在董事会的话语权,之后四处筹集资金……
林宁,是业内有名的收藏家,藏有无数珠宝字画,据说,其中一幅齐白石的作品就拍价2亿,
面对丈夫的困境,她毫不犹豫地将珍藏系数打包,并低于市场价系数变卖……
此外,林家还经营着“中国五大极品”俱乐部之一的欧兰特俱乐部,柳传志、刘永好、王健林、郭广昌、马蔚华、马云等都是其贵宾会员。
最终,王健林卖掉文旅城、酒店,回血637亿,林宁多方奔走下,又筹到了近2000亿,
靠着妻子和家族的全力支撑,老王,再次惊现过关,然而,2023年底的危机,又来了。
平息这次对赌危机,代价是万达帝国的大半壁江山,年仅七旬的王健林,还能东山再起吗?
创业艰难百战多,非亲历者难道其中万一。
君不见,曾经美国一个文件下来,华为数千个电路板要改,2002年,公司内外交困,差点崩溃,任正非做了半年噩梦, 时常哭醒。
1994年,创业四次失败的马云,拉着团队众人,在雪地里抱头痛哭。
2008年,京东首轮融资用光,恰逢金融危机,没人再愿掏钱,34岁的刘强东,一月白头,至今也没能再变黑。
为了“平事”,俞敏洪四处请客求人,一口气喝了两斤白酒,被送医抢救了6个小时,才逃过一死。
还有今天写到的王健林,9天9夜不眠,一次次死里逃生。
犹记年会上,一向刚毅的老王,当众落泪。
其实,这些经历,才是大佬的常态。
中国经济的腾飞,离不开千千万万的创业者。
这一路,风雨兼程、披荆斩棘,其中艰难苦痛,非常人所能忍受。
希望老王未来一帆风顺。